简体中文 / English
关注543社工中心 新浪微博,随时知晓我们的动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543社工介入社区,家门口的“托老所”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3/3/1 17:52:45     已经有 3071 位阅读

【题记】在中国,老龄化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严峻的问题,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各种权益。在2013年成都“两会”上,有关“养老”的提案就超过10件,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由此可见一斑。

 

自543社工中心成立以来,针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543社工以入驻社区、养老院、戒毒所等形式开展各种关爱帮扶活动。尤其在老年人服务上,543社工中心精心策划并建立了543居家自助养老羊市街服务点,全心全意为成都市青羊区羊市街社区老人服务,可谓家门口的“托老所”。

 

以下为 2013年3月1日  《成都日报》"要闻" 05版新闻《全民的民生 重点保障与适度普惠》原文

 

养老服务:从筹建床位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在2013年的成都“两会”上,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有关“养老”的超过了10件,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由此可见一斑。

 

213.98万的老年人口,18.4%的老龄化比例,让每个人都开始考虑:“等我们老了,到哪里去养老”。而政府职能部门则开始思索“如何完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思路,除了不断增强城乡国办福利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城乡“三无”人员供养水平,关键要鼓励居家养老,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2013年,市民政局提出将着重抓好养老服务“三大”民生工程项目实施:积极创造条件,放手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新增筹建床位1.2万张;推进“公建民营”项目建设,二圈层区(县)的6个标准化经济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实现主体完工;加快发展社区微型养老机构,五城区和高新区每个街道至少新增1个,二、三圈层区(市)县政府驻地镇(街道)、重点镇和优先发展重点镇各新增1个,每个规模不低于10张床位……这样的一组数据和一系列举措,传达了政府部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难题上的力度和决心。

 

面对社会“一床难求”的呼声,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通过先进的健康管理系统和定位平台,及时有效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情感关怀、紧急救援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多样化的需求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会服务:从单一依赖政府到“三社”互动

从偏重于特殊困难群体,到覆盖全社会的全员保障;从“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在工作对象、工作格局转变后,单一依赖政府的工作机制已经难以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多样的诉求。

 

在此背景下创新提出的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互动”机制,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立足于社区和公益,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统筹社区资源的方式,搭建社区服务基础平台、创设社区管理服务项目;再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吸引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和社工人才参与项目实施,在开展社区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壮大队伍和提升能力,推动社区自我管理服务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2013年,我市将积极开展“三社”互动探索实践,加快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发展,立足基层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在城乡社区建设方面,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设,实现院落自治组织满覆盖;强化对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激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探索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完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城乡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效率。

 

在培育社会组织方面,鼓励支持异地商会发展,探索区(县)级异地商会登记管理改革,逐步扩大异地商会登记范围;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落实;建立社会组织评估及结果运用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加强社工人才教育培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拓展吸纳社工人才的工作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化,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十二五”末,我市社会工作人才数量将达到1万人。本报记者 李影 摄影 马丁

 

一线直击

家门口的“托老所”

就近方便实惠

79岁的李秀英婆婆,家住羊市街18号。但自从去年7月社区在街对面的羊市巷建起了社区老人日托中心,那里俨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2月27日,和煦的春光将成都提前带入了春天。上午10点过,心情不错的李婆婆换上了春装,来到了日托中心。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一间棋牌室、一间书房、一间休息室,每间都装饰得特别温馨。此时,“厨师”林大姐正在准备当天的午饭。现在,包括李婆婆在内,服务站共有14名老人,除早饭外,每天提供“一日二餐”,白天也可以在这里休息。

 

“每个月交400元钱,离家近,费用也不高。”对于自己在养老服务站的生活,李婆婆津津乐道,“每天不到吃饭时间,我就早早过来,有的时候帮着买买菜,或者聊聊天、看看电视。”

 

说起李婆婆的喜好,服务站的社工刘雪华可是如数家珍,“她最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老片子。其他老人有的喜欢打麻将,有的喜欢听养生讲座。”

 

中午12点,午餐时间到了。白菜豆腐、韭黄炒肉、菜头炒肉、蔬菜汤、白米饭……老人们自己动手,把饭菜端上桌子,然后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饭菜的香气伴着谈笑风生,弥漫在服务站内的每个角落。

 

实际上,李秀英婆婆是全市213.98万老年人中的一员。每个老年人的个体情况不一、生活需求不同,为此我市提出了建设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理念,而羊市街社区老人日托中心,正是我市探索建设社区微型养老机构的形式之一,目的是要满足一部分老人“不离亲情、不离熟悉环境”的养老需求。因为“就近、方便、实惠”的优势,这类家门口的“托老所”也受到老人们格外青睐。

 

有了社会组织介入

社区服务不一样

羊市街社区老人日托中心的运行,由一家名为“543的社工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负责。“类似这样的社会组织,我们通过培育和引进已经达到了10多个。”做了10多年社区工作的羊市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征坦言,自从有了他们的加入,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服务越来越丰富。

 

8300多名社区居民,低保户22户32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0多人——与如此众多的服务对象相比,社区“两委一所”的8名工作人员显得“捉襟见肘”。

 

“我们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公共事务上,有时想为大家开展一些服务,常常是力不从心。”高征回忆说,以前他们开展老年活动,无非就是把老人们组织起来出去吃顿饭。有着专业社工背景的社会组织则不一样,他们来到社区后,不仅建立了电脑和太极拳兴趣小组,还定期为辖区老人开展心灵慰藉、免费送药、义诊等活动,很受老人们的欢迎。

 

社会组织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作为民政部确定的全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服务”试点,羊市街社区所在的青羊区,还把社会工作引入社会救助管理之中,使社会组织成为民政部门开展社会救助的有力“帮手”。入驻社区近一年来,“543的社工服务中心”利用自身募集到的各类社会资源,为辖区困难群众提供了多种救助服务,比如为“低保户”送生活用品、为长期患病的居民免费送药,并开展情绪疏导、心灵慰藉,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

 

成都日报相关新闻链接:http://www.cdrb.com.cn/html/2013-03/01/content_1800444.htm 

在线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