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关注543社工中心 新浪微博,随时知晓我们的动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杨凤池教授:你的态度对了,关系好了,吹口气都是治疗

信息来源:543社工中心     发布时间:2013/4/28 15:27:24     已经有 3629 位阅读

4月27日,543社工以及543社工中心志愿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杨凤池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举行的关于“4.20地震,震后创伤心理辅导”的公益培训讲座。

 

早上8点20分,在位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二楼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100余名医院志愿者以及不少慕名而来的嘉宾纷纷早早的等在会场,期待着杨凤池教授本次别开生面的公益讲座的开始。

 

心理志愿者:“你爸爸妈妈呢?”

地震幸存小朋友:“他们去世了!”

心理志愿者:“他们怎么离世的?”

地震幸存小朋友:“地震房屋倒塌压在废墟中了……”

心理志愿者:“你怎么知道他们离世了?”

地震幸存小朋友:“救灾队员把他们挖出来的……”

心理志愿者:“怎么挖出来的?”

地震幸存小朋友:“先挖出一只胳膊,然后再慢慢……”

(此时,小朋友已经开始嚎啕大哭……)

 

杨凤池教授结合“2008年5.12汶川地震”心理志愿者到达前线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安抚工作时的具体状况和具体问题,通过当时现场心理志愿者与一位丧失父母小朋友的对话,为我们举例说明了,面对现场的地震灾区群众,我们不能够问的问题,不能够通过这些问题一次次揭开地震灾区群众心里的伤疤,不能够通过不当的心理安抚为他们带来二度创伤!

 

“你的态度对了,关系好了,吹口气都是治疗!”

对于地震灾区群众来说,地震发生后,生命救援是第一要任,然而,震后的心理安抚工作与生命救援同等重要!杨凤池教授在培训讲座中的讲述的心理安抚工作要领,十分有意义!他通过PPT、真实案例、新闻热点事件等方式,为我们阐述了,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首先态度十分关键,要用心感受对方的心理状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了解对方的心理思想;其次,以最佳的状态以诚相待,逐步驱散彼此间的距离感,建立好适当的沟通关系;如果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些,即使我们简简单单的一个小细节、小举动都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从而更好的帮助受助者恢复心理信心、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杨凤池教授关于“4.20地震,震后创伤心理辅导”的公益培训讲座,从早上8点4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半,从早上的精彩讲解到下午针对省医院心理志愿者的团体辅导,让志愿者们以及各界嘉宾都受益匪浅。543社工以及543社工中心志愿者积极表示,必将努力吸收杨教授所教授的知识,为地震伤员真实传递更多温暖、更多正能量!

 

【名词解释】

杨凤池,著名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他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国际航空公司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做心理减压讲座;并参与黑龙江洪灾灾后心理救援和“非典”心理干预工作。他的活动经常被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并经常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

 

 培训讲座即将开始

 

杨凤池教授精彩演讲+与志愿者、嘉宾的现场互动

 

培训讲座结束,省医院送礼物给杨凤池教授

 

讲座结束后,现场合照

在线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