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8/6 17:55:32 已经有
3485
位阅读
社工正与残疾人家属交流(资料图)。记者 海国摄
根据我国全面推进社工战略规划:到2015年,全国需要200万名社工专业人才,目前全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有200多所,每年培养的社工专业人才约10000人,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深层社会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等,都需要社工提供各种专业的服务,“社工热”随之掀起。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社会对社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读社工专业的学生大多却并不愿意投身社工行业,反而选择了纷纷“逃离”,这看似矛盾的情况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
文/记者张翔宇
前景不明朗 社工专业学生纷纷“逃离”
周原瑾是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2届的毕业生,她说班里的23名毕业生,真正从事社会工作的毕业生只有一人。“有些人选择去银行、考公务员啊等工作,反正这些工作都是不限制专业的,还有一些人去了企业做人力资源或者培训,这些工作和我们学的东西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周原瑾说,大部分不选择做这个行业的人主要是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
周原瑾告诉记者,她身边的大部分人对从事这个行业的前景并不是很看好,“社会工作行业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个服务性行业,而社会工作的价值目前还并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这个行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这个行业的探索者。”
除此之外,社工的收入也是制约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们是否选择社工行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人都觉得社工的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却很辛苦,而且社会上对于社工并没有非常认可,这可能也是很多人不愿选择社工行业的一个原因。”周原瑾告诉记者,班上那名从事社工专业的同学现在在北京的一家社工事务所工作,见习期工资只有2000元,即使转正后也不过2500元左右,在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存实在是比较艰难。
与此同时,虽然近两年政府大力主导推进社工行业发展,不少地方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来发展社工行业,但是周原瑾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长久发展的办法,她觉得这种模式只能短期内吸引一些人进入社工领域,但是对于社工行业的长期发展,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所以她自己还是决定再读书深造一下,边读书,边实践。
社工缺口巨大 应届生多实践不足
与大部分社工专业学生的想法相反的现实情况是,社工的缺口依然巨大,截至2011年年底,广东省仅有8178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人才缺口超过4万人。
据东莞市民政局社工科的工作人员透露,东莞目前仅有专职社工700多名,如果按照之前广东省提出的“2015年每1万人中要有5名社工”的要求,东莞目前800多万人口,应该配备4100多名社工,目前缺口达3000多名。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从事社工行业的主要门槛就是要通过社工资格证考试,拿到社工证,而由于社工资格证考试的成绩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才会出来,所以如果是社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东莞这边还是愿意接收的,只要这些毕业生能通过当年的社工资格证考试就可以。
不过,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些社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往往是理念够先进,理论功底也够扎实,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他们正式上岗前要经过专门培训,而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还要培训。
该工作人员说,东莞的社会工作发展主要是向香港学习的,“我们会从香港请来一些社工为我们东莞的社工做督导,除了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还会在情绪上对我们的社工进行支持和开导,因为社工本身工作也很辛苦,压力也很大,所以我们也会请香港的社工教他们如何减压。”
社工心声:
从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
虽然社工行业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但是依然有一些资深社工在该行业多年后愿意献身其中,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黄远清是在东莞工作的一名普通社工,虽然从业只有4年,但也算得上是一名资深社工了。黄远清说,当年同学毕业时并没有很多人从事社工行业,“因为当时社工没有像现在发展这么快,对口的工作岗位比较少,大概是2010年后社工行业开始发展比较快,很多同学又回来开始做社工了。”
黄远清最早在深圳做社工,2010年后来到东莞,目前在社区中做司法矫正工作,主要是帮助一些在社区内服刑的人员尽快重新融入社会。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觉得做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他能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现在很多社工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社工行业的现象,黄远清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愿意做社工就做社工,如果不愿意就不要勉强,因为社工是要帮助人的,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