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关注543社工中心 新浪微博,随时知晓我们的动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政府职能转变调查:社工终迎政策春天

信息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3/3/28 17:19:42     已经有 4265 位阅读

核心提示: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却不选择社工作为自己的工作,这从侧面反映了社工发展的难题。社工组织承担了许多政府职能,可仍需要社会更多的理解。目前十八部委联合下文鼓励社工发展,这让社工迎来政策的春天。

 

全国“两会”上传递的政府机构精减、政府职能转变的消息,正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大步前进。这让众多社工感受到行业发展的春天来临。作为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工作,活跃在基层的社工渐渐进入大众视野。社工的现状如何,社工如何提供专业服务,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后多大程度释放了政府、惠及了百姓,央视网记者以安徽为蓝本展开调查。

 

社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对记者的任何提问,刘环环总是微笑做答。

 

“不想放弃自己读了四年的专业,所以还是回来做社工。”2012年6月,刘环环放弃干了两年的人力资源助理的工作,成为合肥民生社工服务社一名专职社工。

 

刘环环被派驻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琥珀山庄北苑村社居委社工工作站,做居家养老项目。

 

琥珀山庄北苑村人口1万人左右,60岁以上老人有800多人。为了掌握社区特困低保、重病大病、失能半失能、孤寡失独、高龄空巢等五类老人的具体信息,她一一上门调查登记了300多户老人信息,并且给30多个急需帮助的老人建立了档案。一个夏天跑下来,又黑又瘦。

 

送餐、家政、理发、推拿按摩、健康体检、康复训练……刘环环嫁接各种社会资源给老人提供这些免费或者低偿服务。此外,她还经常上门访视,了解老人的动态和需求。

 

“年前,一个奶奶打电话说,家里很多衣服和被子没有洗,我联系安徽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三四个志愿者到老人家里,给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被,老人过了一个干净的年,好高兴。”记者了解到,这种“社工+义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模式逐渐在合肥形成。

 

现状:很多人把社工当义工

“社会上很多人对社工不了解。有一次,我到一个爷爷奶奶家去,爷爷开了门,听说我是社工,‘哐’地把门关上了;第二次我又去,开门的是奶奶,虽然让我进门了,但对我还是不信任,不愿意透露家庭情况和个人信息。”刘环环说,遇到这种情况她们只能慢慢来,“迂回前进”。

 

合肥市包河区望湖社区的驻点义工邵会会告诉记者:小区有一对爷爷奶奶常年独居,爷爷重病卧床不起,奶奶独自照顾老人。听说这个情况后,她立即上门希望能给老人提供帮助。“第一次按门铃,奶奶不在家,爷爷开不了门;后来我就打电话,打了好几次奶奶都不在家,结果有一天奶奶来投诉,‘怎么总有一个女的在我不在家的时候打电话,究竟想干什么?’我赶紧向她解释,但她很干脆地说‘我们挺好的,不需要帮助’!后来奶奶到社区办事,是我帮她办理的,奶奶很高兴,对我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不仅是老人,普通百姓对社工也不是很了解。

 

“社会上很多人把社工当作义工。”刘环环告诉记者。

 

“如果说,义工是授人以鱼,社工就是授人以渔。社工助人自助的最高工作目标就是通过专业介入,整合社会资源,传递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毕兰凤告诉记者。

 

尴尬:78个毕业生仅2人做社工

徐瑶告诉记者,全班78个同学,只有她和另一个女同学在做社工;刘环环也只有两三个同学在做社工;邵会会说,全班48人,毕业后就广东的一位同学回老家做社工,后来一位同学去北京做社工,但由于工资太低已转行,目前仅剩她和广东的同学在做社工。

 

“全国近300所大中院校开设了社工专业或社工研究生,每年大概有1万名左右社工专业毕业生,但是真正干社工的不到5%。这不仅印证了当前社工难以就业的现实,也证明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周军告诉记者。

 

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社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相当律师、医生、公务员,平均四五百人中有一位社工,而目前安徽省“持证”社工总数只有1000多人。刘环环和徐瑶告诉记者,扣除“五险”,她们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在1700——1900元左右。

 

她们的“领导”周军告诉记者:政府按照一年3.6万元的工资水平购买社工岗位,由于社工所在的服务社很难募集到资金支持,几乎没有任何行政办公经费来源,“五险”中个人和单位所交的部分全部从3.6万元中扣除,这就导致了目前社工拿到手的工资在1700——2300元左右。这也是社工专业毕业生不愿做社工,社工人才容易流失、社工服务社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

 

“专业社工到社区我们非常迎,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区居民反映也很好。但是社工待遇不高,成长空间也很狭小。”合肥市包河区望湖社居委党支部书记张红兵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探路者:太难太累 曾经想放弃

周军,合肥工业大学社会实践教研部教师,安徽省目前共有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四家,其中,3家在合肥,均由周军创办。

 

“2006年,那时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需要跟实务结合,社会上又没有相关社工组织和机构,我们便成立了合肥及人服务社,后来又成立了民生服务社和爱邻服务社。由于缺少政府支持,及人目前已经等同停滞状态。民生和爱邻均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项目和儿童关怀项目。刚开始进社区时,我们从社会上募集资金,将资金放在街道账户上,请他们用我们募集的资金购买我们的服务。尝到甜头后,他们开始真正购买我们的社工岗位和项目。”身为探路者,周军说,从下而上的推动极其艰难,当中的艰辛和痛苦难以言说,身心疲惫的他一度曾想放弃。

 

“政府不知道要不要做、不知道怎么科学地做。社工组织不能很好地立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来开展工作,这两方面的原因是制约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两大瓶颈。”周军告诉记者,在诸如养老、留守儿童成长,社区矫正等大量社会问题倒逼政府时,一方面,政府投入太多的经费“以建代服务”,结果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大量的社工找不到就业岗位,只好另谋出路,专业社工组织发展极其艰难。

 

声音:社工承载了大量政府职能服务

合肥市包河区系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2011年11月,在其辖区注册成立的合肥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下称爱邻社),是安徽省首家无业务主管单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该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248个,其中社团30个,民办非企业96个,社区社会组织122个。2012年建立的“包河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减免物管费用,吸纳了包括爱邻社在内的7家社会服务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入住。

 

“2011年开始,我们将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发包给爱邻社,目前,爱邻社10名专业社工帮我们建立了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还在我们5个社区设立了社工工作站。我们则给爱邻社免费提供了550平米装修好的办公场所,并免除日常水电费用,还补贴了19万余元的运营费用。下一步,我们计划将街道和乡镇总收入中的5%纳入社区发展公益金,用于购买社会服务。”

 

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局长蔡芳告诉记者,目前,通过政府购买,实施社工服务项目10个,建立司法调解社工作站1个,社区社工服务社5个,打造了“琴海导航”、“陪读沙龙”、“读书朗俱乐部”、“老少活动家园”、“阅趣馆”等一系列社工服务品牌,直接服务对象达7000余人。社工在婚姻家庭服务、社区家庭教育、居家养老服务、劳动就业、司法矫正等方面承载了大量政府职能服务。

 

政策:18部委联合下文鼓励社工发展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一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11年,中组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和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安徽省相关的18家单位和组织联合下文要求贯彻落实上述意见,并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此外,安徽省还出台了‘2010——2020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规划’。从顶层设计来说,相关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已经设计好,也基本适应现实需要,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安徽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处长张文达告诉记者。

 

“实施意见”鼓励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的各级党政部门、共青妇等人民团体,根据实际需求,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增设专门的或兼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在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社区矫正、残疾人帮扶等领域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建立薪酬保障机制;在公务员招考或遴选中,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确保到2020年,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比例不低于20%。

 

高层的好消息、好政策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来自安徽省社工协会的数字显示,今年安徽省5414人报考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为近6年来最高的一次。

 

“感觉我们社工的春天到了。”刘环环告诉记者。

在线意见反馈